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社会新闻
枝江一女子坚守48年为聋哑家庭筑起温暖港湾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2月20日 15:58
2025年02月20日 15:58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2月20日电 (李贤 丁绮梦)晨曦微露,柔和的阳光洒落在小院。70岁的陈红兰蹒跚着走进葱郁的菜畦,弯下身子摘下鲜嫩的蔬菜。身旁的丈夫方正财立即伸手接过,将蔬菜有序地码放整齐,整个过程无声却满含温情。

  陈红兰家住安福寺镇紫荆岭村,48年来,她以柔弱之躯,为一个聋哑残疾人家庭筑起了温暖港湾,用爱与担当在岁月长河中书写着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48年前,来自巴东的土家族姑娘陈红兰远嫁至枝江紫荆岭村,与方正财结为夫妻。初入方家,一道无形的“语言屏障”横亘在她与家人之间:丈夫及家中兄弟皆因聋哑无法言语交流,日常沟通变得异常艰难。

  陈红兰并未被困难击退,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踏上了自学手语的道路。无数个日夜,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手势,不断揣摩每个动作的含义与表达效果。她结合生活实际,自创了一套专属于他们家庭的独特手语。

  这套凝聚着陈红兰心血的家庭手语,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成功打开了家人之间沟通的大门。“就像要让他们去田间劳作,我会通过比划田的形状,或是大小,他们便能精准理解是要去大田还是小田干活。”陈红兰比划道。

  手语的使用,不仅解决了日常交流的难题,更如同一股暖流,悄然润泽着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陈红兰时常通过手语向家人传递着朴素而真挚的道理:“你们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只有彼此相爱、团结一心,咱们这个家才能安稳幸福。”

  陈红兰的丈夫虽然聋哑,但性格和善,手脚勤快。在村里和热心熟人的介绍下,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便前往镇上打工,努力为家庭增添一份收入。

  安福寺镇紫荆岭村党支部委员毛丹丹介绍,村里在了解陈红兰一家的实际困难后,将他们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特意为其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我们坚持每月定期走访,也会为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

  陈红兰对此满怀感激,话语中满是动容:“村里对我们家的照顾无微不至,弟弟们都享受到了低保政策,在各方面都给予我们优先考虑。村干部每个月都会准时来看望我们,帮我们解决了太多生活中的难题。”

  谈及未来的生活规划,陈红兰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新的一年,我还是打算全力以赴种好粮食和柑子树。别人家能有好收成,我们家也一定行。我就盼着日子能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好。”(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