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13日电(记者 郭晓莹)2024年,宜昌市夷陵区牢固树立“把企业家当家人、把企业发展当家业、把企业的事当家事”的“三家”理念,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纵深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在12日举行的“宜昌市2025年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夷陵区9个领域改革被选为全省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及成效明显地区。
通过智慧服务,让群众办事更省心
夷陵区坚持用数字技术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归集全区所有办事网点和自助终端,制作“政务服务数字地图”,并在宜格服务微信小程序、鄂汇办APP发布,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轻松找到就近办事网点,实现了一键导航、找车位及24小时人机对话服务。
![]() |
为解决群众异地办税难的问题,夷陵区积极向市场主体推介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辅导纳税人运用平台与远程坐席连线,让企业随时随地都能通过“远程虚拟窗口”异地办税,大大降低了办税成本。2024年,累计帮助本地企业办理易地涉税事项1.2万余件,成功与陕西、河北、新疆等全国多地实现跨省办理。
通过先行先试,让政策助企更给力
夷陵区时刻把解决企业需求作为服务的出发点,量体裁衣制定贴心政策,在关键时刻拉企业一把,助企业一臂之力。
作为全国八大磷矿主产区之一,为有效解决矿区用地难的问题,该区大胆试点矿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力保障了矿企在采矿、选矿、运销、管理等多环节用地需求。2024年,该区累计出让10宗106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案例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全国“入市程序规范顺畅类”典型示范。
为解决市场主体“融资难”的问题,夷陵区以本地特色文旅行业为突破口,做实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成立信用同盟,推进“信用+首贷担”“信用+政采贷”“信用+双随机监管”等场景创新应用,为诚信企业提供惠企利企服务,营造尚诚守信的社会环境。“首贷担”成功为全区5002家企业担保贷款49.73亿元,入选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为弘扬“包容奉献、实干争先”的夷陵精神,夷陵区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的执法新模式,梳理210项“首违不罚”清单,14项“公益减罚”清单,办案周期平均缩短80%,打破了“唯罚是从”的限制,有力提振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通过信息共享,让涉企服务更便捷
夷陵区坚持从内部优化流程,通过搭建执破融合案件工作平台,让在执行程序形成的资产评估、鉴定、审计报告等有效资料,都能在破产程序中直接应用,进一步节省破产清算时间成本。2024年,该区彻底退出执行程序案件284件,金额达1.36亿元,实现了困境企业“司法救治”与“有序退出”的双向提速。
为提高群众办事效率,避免“折返跑”,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登记上牌业务上,该区将上牌服务点前置到机械销售点,由机械销售点进行现场交车、现场上牌,实现了“交车即上牌”一站式服务,让机械走出市场即拥有“环保身份证”。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还将持续优化落实“三家”理念,做好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经营成本的“减法”,做好维护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的“加法”,为全市聚焦聚力支点建设注入夷陵动能。(完)
【编辑: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