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21日电(任智炜 彭业华)走进宜昌市滨江公园,在大公桥段地下,有着一个宜昌市排水管网体系里的“大家伙”——大公桥调蓄池,它在保障城市水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下排水管网承担着城市生活废弃物排放的基础服务工作,是城市能够正常运转的保障者。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原有地下管网体系开始无法满足城市需要,雨水溢流的问题逐渐显现。特别是强降雨时,雨水大量进入城市的“雨污合流”制管道,由于原先的地下管网输送能力不足,导致部分雨污水直接溢流进入到长江之中。这些污水可能含有有机物、悬浮物、营养盐(氮、磷等)以及重金属和病原体等污染物,会对长江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富营养化等一系列问题。
为改善排涝排洪等问题,覆盖宜昌市主城区范围内排水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污水厂网、生态水网两网共建项目自2020年7月全面启动。大公桥调蓄池是江北沿江溢流污染收集调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宜昌市排水管网体系最大的单体建筑。其调蓄池总容积达2.1万立方米,相当于10个标准游泳池的调蓄容积。
穿过调蓄池工程围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地下一层的地下停车场。滨江公园大公桥段属于宜昌市老城区核心地段,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地面停车位置有限。为优化空间利用,大公桥调蓄池项目将地下一层设置为地下停车场,共设置了75个公共停车泊位,这无疑能够有效缓解该区域的停车压力。
再下一层,一个用作对降雨初期收集混合雨水进行短期储存的调蓄池呈现在眼前。如果把混合雨水输送至污水厂的过程看作是一场“马拉松”,那大公桥调蓄池就是让混合雨水能“歇一歇脚”的中转站,避免雨水“一拥而上”,从而有效控制合流区溢流污染问题,防止暴雨内涝瘫痪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
“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雨水‘调节阀’,降雨时分,能将过载的初期雨污水尽数收纳,晴朗之时则将雨期的‘存货’输送到下游的污水处理厂。”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环保集团宜昌市三峡二期水环境综合治理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形象比喻道。
为什么选择大公桥区域呢?“宜昌市的地形以丘陵为主,内陆地势高,沿江地势较低,因此雨水一般都会汇集到大公桥,成为理想的收集点。”长江环保集团宜昌水管家公司张军解释。
为提升雨污水处理能力,大公桥调蓄池项目采用了扩容增效的思路,新建了一条长达5.9千米的截污主管道,并配套建设了日处理规模为7.2万立方米的污水泵站以及一座与调蓄池合建的规模为每秒11立方米的排涝泵站。此外,项目还将建立江北长江沿线污水应急检修调配通道,确保沿江截污主管和泵站有备用设施,做到检测检修无需停产,并且在处理应急事故能够有更多可以及时调配的资源。
宜昌水管家公司项目负责人杨浩淼介绍,复绿后的地面与滨江公园景色将融为一体。虽然地下经过改造会变得“别有洞天”,但是地面的绿色将始终如一。
当前,大公桥调蓄池项目进水箱涵部分以及绿化正有序推进,预计将在2025年汛前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