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经济新闻
湖北“两农信用贷”将金融“活水”引向田间地头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4月30日 13:53
2025年04月30日 13:53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30日电  (刘莉莉 凡星 孔剑)湖北省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款政策发布会30日在武汉举行。会议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机构及个人金融贷款申请等情况作详细介绍。

  近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财政厅、人行湖北省分行、湖北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湖北省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款试点办法》(简称《办法》)。《办法》针对农村资产权属和价值确认、评估、交易变现难度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经常因抵押物不足而获贷难的现状,创新农村信贷模式,通过数据增信和财政增信,构建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评价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凭借信用价值即可获得贷款支持,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

  根据《办法》内容,相关贷款将按照风险共担的原则,省级和市州按1:1比例,共同出资设立统一的信用贷款风险资金池,对信用贷款风险损失实施补偿。资金池首期规模10亿元,其中省财政出资5亿元,17个市州出资5亿元。根据运行情况,省市同比例补充或扩大资金池。

  为合理管控贷款风险,湖北建立了统一的运营管理机构,提升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工作质效,将“两农”信用价值贷款纳入全省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范围。省市两级财政按1:1比例共同设立风险资金池并纳入年度预算。对承办银行的贷款本金损失给予50%的补偿,将风险警示率、补偿熔断率分别提升至5%、8%,引导银行“应贷尽贷”,保证风险“可防可控”。

  风险管控将依托湖北省信贷直通车平台,全面归集涉农信用数据、金融数据、第三方机构数据、市场交易数据等“四类数据”,打造全省统一的“两农”融资信用平台,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信用价值评价。明确数据来源部门和数据标准,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跨层级涉农信用数据共享,加强数据核查验证,保证数据质量。为有效落实相关政策,平台将实时更新相关数据,监测跟踪贷款有效利用率及信用评级,并依据模型对贷款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该举措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方式,分步推进“两农”信用价值贷款工作。据介绍,2025年将在1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2026年将在试点县(市、区)所在市州全域开展试点,其他市(州)结合实际确定若干县(市、区)开展试点;2027年有望在全省推广实施。

  会议现场,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单位及金融机构分别参与“两农”信用贷合作签约仪式与首批集中放贷签约仪式。(完)

【编辑: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