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湖北宜昌:讲好故事颂夷陵 传承非遗庆中秋
中新网湖北
2024年09月15日 12:45
2024年09月15日 12:45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15日电 (张国荣 邓艳丽)9月14日,湖北宜昌以“讲好故事颂夷陵 传承非遗庆中秋”为主题的2024年下堡坪民间故事培训成果展演暨中秋系列活动在夷陵区非遗展示馆举行。

  由夷陵医院职工带来的舞蹈《5210▪我爱夷陵》拉开了展演活动的序幕。现场不仅有下堡坪民间故事传承人、网红达人编创的新故事《王大铁三进县城》《下堡坪剪纸》,还有讲述传承人传承非遗项目真实经历的《皮影三兄弟》《薅草锣鼓神童肖世芹》和讲述人民警察感人事迹的《关于团圆的故事》,更有舞蹈《天仙配》、诗歌《中秋情思》、皮影《昭君出塞》等。

  这些故事大多是由文化名家根据真人真事编创、文化馆辅导老师倾情打造的能展现夷陵速度、反映人间真善美的故事。参加本次成果展演的选手大多是在刚刚结束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下堡坪民间故事培训班中遴选出的优秀学员,其中不仅包括民间故事家,社会各界民间故事爱好者、文化馆辅导干部乃至年仅十岁的小学生。

  培训课上,邀请了夷陵区民间文化专家杨建章,原宜昌市群艺馆导演、副研究馆员董萌以理论学习、实践教学、成果交流的方式为参训学员进行了系统培训,来自全区各乡镇(街道、试验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故事爱好者、民间故事网红达人,共计40余人参加。

  夷陵区此次民间故事展演,在非遗创新性发展道路上又迈出新的步伐,从展演的舞台设计、展演内容、参与者、舞台编排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整个活动围绕中秋赏月主题,将民间故事与舞蹈、诗歌、脱口秀、歌曲、其他非遗项目等文艺形式相结合,展现出新时代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打破了常规的观演方式,形成台上台下亲密互动、共讲故事的良好氛围。

  “这堂别开生面的培训暨展演故事会,也是一堂沉浸式的文化课,切身感受到在现代化冲击下民间故事传统强大的生命力和民间故事传承人守正创新的不懈努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生刘经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冯可欣全程参与了此次民间故事培训及展演活动。

  近年来,夷陵区持续推进非遗创新性发展,大力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多种形式讲好夷陵故事,积极探索推动夷陵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了加大对下堡坪民间故事的保护与传承力度,该区成立刘德芳民间艺术研究会,建立下堡坪民间故事传承基地及多个传习所,兴建刘德芳陈列馆,先后多次举办了民间故事大赛及展演活动,出版了《下堡坪乡民间故事集》等7书4碟。

  2006年,下堡坪民间故事被公布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2023年,在推进非遗创新性发展道路上,夷陵区文化馆(非遗中心)以夷陵民间剪纸为元素,融入“三峡大坝”“黄陵庙”“大王岩”等旅游、网红打卡元素,利用动漫的特殊属性,制作出民间故事动漫合集,把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事物栩栩如生地展示在大众面前。今年3月,此项创新成果在美国新概念设计艺术奖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