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19日电 (曾祥波 王培培 邓玉厅)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发展好,乡村才能聚人气,村民腰包才能鼓起来。近年来,湖北南漳县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绘就了一幅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我和老公现都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每年有十五六万元的收入,而且还照顾了家中的小孩和老人。”近日,在南漳县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曾庆针边忙着手头的工作,边介绍自己的过往和现在,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曾庆针是土生土长的南漳县东巩镇双坪社区人,前些年,受家庭经济的制约和沿海打工潮的影响,她和老公都远赴外地务工。
由于孩子的出生和家中老人的衰老,2013年,她和老公先后回到了老家,进入南漳县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上班,并办起了民宿。“我们现在的收入,一点都不比外出打工少,并且还可实现长久、持续增长。”曾庆针对未来信心十足。
南漳县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南漳县食用菌龙头企业,也是双坪社区实施“归雁工程”,吸引产业发展能人返乡创业的标杆企业。该公司先后在双坪社区流转土地286亩,探索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建基地、带农户”到食用菌全产业链一条龙的发展之路。
同时,该公司还依托荆楚福地科创产业园的53家企业,联合打造“助农振兴驿站”,推动裕农菌业电商展厅入驻营业,搭建“村有站点、组通快递”的寄递物流服务体系,带动村民直接就业128人,人均年增收3.6万元。
南漳县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只是东巩镇双坪社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社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村企民”共富式发展、盘活资源融合发展等举措,打造田园综合体,开荒老茶园,发展吊瓜种植,每年稳定提供就业岗位400个,年增收32万元。
“我们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创新联农带农机制的同时,还开发了铃子寨历史文化资源和十姑洞优质水资源,回收了十姑洞自然资源,重新盘活老村委会资产,发展壮大了茶叶、旅游、矿泉水、民宿餐饮等项目。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东巩镇双坪社区党委书记曾庆万介绍。
赏靓景、尝美食、忆孝道……在南漳县城关镇郭家土城村,独到的产业运营思维,让美丽乡村变为“美丽经济”。
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以“让出一堵墙、拓出一分路、绿化一片地、打开一眼景”为主题,开展环境整治,采取建管网、栽树木、粉墙面、安路灯等措施,村容村貌在一草一木中有了变化、村民生活在一庭一院中有了盼头、乡村发展在一街一巷中有了朝气。
有了靓丽的乡村底色作铺垫,该村又以十里荷塘景观为主线,以“重阳古树孝文化”为内涵,从孝德文化研学、共享菜园、休闲农旅、民宿发展四个方面,积极探索“公司+村委会+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出了孝德文化馆、老物件家庭生活馆、民俗体验馆、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在产业打造上,该村始终抓住“共同”这个核心,始终突出村民的主体地位,始终从保障村民的利益出发,积极引导村民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变成“自己的事”。
“2023年,我村共接待游客逾20万人次,人均增收达到18000元。美好环境,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打造家门口的庭院‘经济圈’,而且还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端上‘金饭碗’。”郭家土城村党支部书记周兵说。
在南漳县九集镇良种场村环形休闲步道两侧,一侧是蓄满了水的堰塘,一侧是宽阔无垠的农田,村民张攀正驾驶着农用拖拉机,在田地里飞驰,为接下来秋播做准备。
“只要有灌溉用水,我和村民们种田就不慌,一年的收成也就有保障。现在村里大大小小的堰塘都维护得很好,能蓄水、也能放水,即使遇到干旱天气,我们的粮食作物也不会减产减收。”张攀称,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张攀的底气,要从良种场村的“改”字说起。自从取消农业税收后,该村72口堰塘均被村民侵占,经常出现“一灌满了、一用没了、有水蓄不了、有田灌不了”的窘境,村民们叫苦不迭。
对此,近年来,该村通过统一思想、全面排查、诉讼调解等举措,成功收回全部堰塘,归村集体所有。同时,还通过民事民议、公开发包、规范管理等措施,依据水资源现状确定发包时限,在全村予以公示招标。村民中标后,要严格按照约定,在有灌溉需求时,做到无条件满足。
针对部分堰塘连年遭受洪涝灾害、淤塞严重等问题,该村对18口堰塘进行了清淤改造。如今,72口堰塘蓄水量大大提升,抗御旱涝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不仅彻底解决村民1500亩农田多年面临的“灌溉难”“抗旱难”问题,而且还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5.2万元。
为增加全村产业的造血功能,该村还改变了传统的种植和经营模式,推出了入股分红型、自主经营型、联合经营型等新模式,发展垂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形成多方共赢联结机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改革释放发展动能,乡村振兴迎来新前景。实践证明,良种场村的改革,‘改’出了乡村振兴新气象,‘改’出了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现代化农村崭新篇章。”南漳县九集镇党委书记金权申直言。(完)
![]() |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