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27日电(熊利兵 胡香玲 马骁 田雨)从荒草丛生的空心村湾,到日均客流破万的人气街区;从无人问津的老宅,到接连亮相各大媒体的文旅新名片——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的爆火绝非偶然。
在26日的江夏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运营总监王慧首次揭秘:这条“网红街区”崛起的背后,藏着三重关键密码!
选址密码
荒村底下藏着“文旅金矿”
王慧坦言,两年前,第一次来五里界泉井刘湾时,连运营团队都犯嘀咕:“这地方能搞文旅?”但深入考察后,他们发现了三层惊喜。
地理优势+空白市场:这里紧邻武汉南大门,到光谷仅半小时车程,而周边30公里内缺乏差异化文旅项目,简直是“待开发的金矿”。更绝的是,村子背靠锦绣山、面朝梁子湖,还有锦龙水库和百年黄氏大宗祠,自然与历史资源拉满。
政府比企业更“懂行”:谈合作时,街道干部三顾茅庐赴长沙对接,从土地整合到设施配套全盘规划,“政府比我们更懂市场需求,连闲置农房都守护得好好的”,这种前瞻性和投入决心让团队吃了定心丸。
5个月速成奇迹:从主体项目建设到开业仅用5个月,街道组建的“项目服务小分队”高效协调解决基建、水电、证照等十余项难题,实现工程“零延误”。如今,80%档口由村民自营,负责“五里界粉蒸肉”档口的张阿姨笑得开怀:“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在家门口上班!”
护航密码
政府当“店小二”的暖心操作
江夏里的爆火,离不开政府部门“把企业当家人”的真心。
王慧介绍,开街筹备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五一客流高峰,区领导直接驻点指挥,协调交警、文旅等部门组成“护航团”,交通疏导、非遗植入、主题展演轮番上阵,跨部门协同作战,人多车多却秩序井然。
从前期建设到后期运营,街道“保姆式服务”很暖心,王慧感慨:“半夜12点说路灯坏了,1小时就有干部带电工修好,这效率比企业自己还上心!”
破圈密码
把“烟火气”玩成沉浸式体验
在江夏里,传统老街坊被玩出了新花样。
宠客无底线:免费才是王炸。门票全免、停车免费,还开通4条文旅专线,彻底消除游客“后顾之忧”。
演绎会整活:把码头号子编成互动游戏,游客穿汉服扮“古人”沉浸式打卡;晚上的“江帆楚韵”光影秀刷屏朋友圈,“李白江夏行”等十余场演出轮番上阵,新鲜感从不缺席。
业态玩跨界:除了粉蒸肉、老面馒头等传统美食,街区顺应市场需求,持续拓展多元场景。目前国风露营地已建成开放,无动力亲子乐园正加速建设,二期更要打造集“古建体验、田园康养、文化研学”于一体的高端民宿集群,让游客从“打卡2小时”变成“住下两天一夜”。
五一开业至今,江夏里交出了惊艳答卷:累计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营收突破500万元、带动本地就业200余人、全网曝光量破2亿次、荣登全国文旅热搜榜、新中式出片榜前列。
然而最动人的,不是这些流量数据,而是政府、企业、村民拧成一股绳的“双向奔赴”:政府三顾茅庐、村民拆老房跟着干、街道干部天天守在项目上……
江夏里所谓的“出圈密码”,从来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把荒村当自家院子经营,把游客当亲友宠,把文化当灵魂养。(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