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湖北赤壁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7月05日 14:20
2025年07月05日 14:20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5日电(胡传林 吕志海)湖北赤壁市政府新闻办4日在赵李桥镇蓼坪村村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监管工作,展示系列创新举措及显著成效,这也是咸宁将新闻发布落实到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对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保障农民权益、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赤壁市一直将其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关键抓手,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运用、监督执纪等多管齐下,解决群众关切问题,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在监管格局构建上,赤壁市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分管领导督导,市纪委监委全程监督,形成“市级统筹、乡镇联动、村级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经10余次专题部署,200余个专项工作组、3000余名干部参与,实现16个乡镇(街道、园、区)“三资”监管全覆盖,构建起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监管机制,促使“三资”监管从“被动整改”迈向“主动治理”。

  在基层治理成效方面,赤壁市靶向发力。自2024年5月启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创新采用“自查+审计+巡察+监测+督查”五位一体整治模式。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发现并完成整改问题1411个,整改率达100%,追缴资金115.78万余元,收回集体资源300亩,追责问责236人,修订完善制度87个。

  2024年10月,赤壁市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产核资工作,覆盖187个村(社区)和1608个村(居)民小组。创新“人查+技查”双轨模式,一方面组织3000余名干部群众实地清查核实;另一方面引入第三方技术公司,利用高清影像图构建资产资源地理数据“一张图”,实现“以图查地”“以图管地”,并将清查数据录入监管平台。目前,清查核实资产12606条,资产总额约169284.3万元,较清查前增加约8254.3万元;资源12185条,总面积约32.7万亩,较清查前增加约5.2万亩。

  在平台建设上,赤壁市全面推广应用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三资”管理全流程数字化。资产资源及相关图片、合同已录入平台,完成流转交易206宗,交易金额5400.31万元;小型工程项目申请604笔,项目合同总金额3050.46万元;村(社区)和股份经济合作社均在平台记账,累计记账7532笔,实现分账管理。通过平台监测,及时整改问题130余个,提升了监管效能。

  为保障长效监管,赤壁市制定多项“三资”管理制度及平台监管制度,推行“小微权力清单”,规范流程。建立“周调度、月督查”机制,联合市纪委监委开展专项督查,推动智慧监管体系建设。

  在盘活利用资产资源方面,赤壁市根据各村资产资源类型及分布,精准施策。资源富集村发展生态种植(养殖)、林下经济等;资产聚集村改造低效物业资产。同时与市“两山”集团平台对接,促进规模经营。2024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3140.6万元,其中资产资源出租(发包)收入2256.98万元。

  这场开在村口的发布会,不仅晒出了改革“成绩单”,更让村民直观感受到治理创新带来的获得感。正如蓼坪村老人李贤德所说:“现在账算得清,钱花得明,村里搞产业我们更有底气了。”

  下一步,赤壁市将深化数据核查,强化平台应用,攻坚历史难题,加强队伍建设,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