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湖北嘉鱼四邑村:破解 “人情债” 减出文明新风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7月10日 16:07
2025年07月10日 16:07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10日电 (王群喜 王庆明 陈艺夫)“以前光是随礼,一年就得搭进去两万多,现在好了,人情负担轻了,钱包鼓了,邻里关系也更纯粹了。”盛夏时节,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村民周明奎算起“人情账”,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这个曾被“无事酒”压得喘不过气的村庄,正以一场移风易俗的变革,让淳朴乡风重新回归。

  去年底,四邑村五组的周明奎本想为80岁母亲陈长英大办寿宴。村干部上门宣讲政策时,老人却先开了口:“听说村里提倡简办宴席,我看行!一家人团团圆圆比啥都强。”最终,这场寿宴简单操办,至亲围坐一桌家常菜,孙子们用攒下的零花钱给奶奶买了个小蛋糕。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老人80岁的生日过得朴实祥和。

  这样的转变,在四邑村并非个例。曾经,这里的村民被“周岁酒”“升学宴”“新车宴”等五花八门的“无事酒”裹挟,有人一年要赶50多场宴席,随礼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三成以上。二组村民田亮记得,2022年光是给亲友的孩子办周岁酒随礼,就花了4000多元。

  “村民的呼声就是工作的方向。”四邑村党委书记邓志平说,2023年村“两委”在20余场“村湾夜话”中,收集到最多的诉求就是“管管无事酒”。经过反复讨论,融合130余条村民建议,最终形成“321510”移风易俗约定:婚丧嫁娶和生育3件大事可操办,礼金上限200元,仅限1次宴请,每桌标准不超500元,总数不超过10桌。

  为让约定落地生根,村里推选9名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红白理事会,谁家有宴事提前报备,理事会全程监督。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二组中心户长田亮的两个孩子都没办周岁宴,“以前觉得不办没面子,现在大家都一样,反而轻松。”据他测算,约定推行后自家年随礼支出减少6000元。

  近日,在四邑村文化广场,一场融合移风易俗内容的采莲船表演正引得村民阵阵喝彩。村里将“321510”约定编成三句半、快板等节目,在文艺晚会上展演,让节俭理念随乡音入耳入心。不久前,村民周某嫁女儿,宴席从原定的20桌减到8桌,每桌菜品从18道精简至12道,“省下两万多块,还没人说闲话,这风气真好!”

  据测算,以婚礼为例,约定推行后,操办费用从5万—8万元降至2万—3万元。更可喜的是,邻里间因随礼多少产生的纠纷越来越少,村口的“善行义举榜”上,节俭办事的村民名字越来越多。

  如今,四邑村的经验已在潘家湾镇全面推广。当夕阳为村庄镀上金边,村民们聚在晒谷场闲谈,话题从“谁家要办酒”变成“谁家菜种得好”,乡风里的淳朴与轻松,恰似田埂上吹拂的晚风,清新宜人。(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