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社会新闻
“湖北好人”吕永红:十三载大爱长跑 熬暖一城春秋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7月30日 12:44
2025年07月30日 12:44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30日电 (胡传林 祁声坤)七月底的湖北嘉鱼,热浪裹着街景翻滚。鱼岳镇东岳路的“爱心粥屋”里,一台不起眼的冰柜正吐出丝丝凉意——这是吕永红放在这里的“爱心冰柜”,总在酷暑里为环卫工、快递员们备着解暑的清甜。

  “能帮上忙,就踏实。”吕永红说这话时,眼角的纹路里盛着质朴的笑意。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个嘉鱼县舒桥村的汉子,名字早和这座小城的暖意缠在了一起。只是少有人知,这份暖意的根,是从命运砸下的废墟里钻出来的。

  2010年那场大火,烧掉了他苦心经营的餐馆,更夺走了妻子的生命。家成了灰烬,未来像被泼了墨的夜。可在最深的黑夜里,吕永红却挺直了脊梁。他揣着一身灰,远赴山东找到前妻年迈的父母,一字一句砸下承诺:“今生今世,你们还是我的爹妈,唤一声,我就到。”

  这话不是风过无痕。十余年寒来暑往,他雷打不动地探望、寄物、问暖;后来重组家庭,肩上扛着6位老人(含前岳父母)的孝养、3个孩子的抚育,还有房贷的压力,他脚步没松过。“爱不是空话,是扛起来的劲儿。”在生活的泥里趟路时,这句话是他攥在手心的光。苦难没磨碎他,反倒把他的心淬成了金子——这颗心,后来成了温暖别人的源头。

  自小尝过苦,吕永红最能理解困难时的一双手有多沉。2012年,他走进嘉鱼义工协会,一脚踏进公益的长跑,这跑,就是13年。孤寡老人床前,他是递水擦身的“儿子”;残疾人屋里,他是修修补补的“帮手”;困难学生书包里,他是悄悄塞进学费的“微光”。福利院的捐赠记录里有他的名字,志愿活动的队伍里,他常拉着孩子的手——他想让善意的种子,在下一代心里发个芽。

  问他哪件事印象最深,这个被岁月刻了些沧桑的汉子,脸上会泛起亮堂堂的笑,却总说不出具体:“人家难了,我搭把手,就够了。”2019年听说特困生房同学求学难,他从本就不宽绰的收入里,每月硬挤200元递过去。这样的援手,一年里有多少回?他从没数过。“帮人时,心里甜。”这甜,是他唯一的“账本”,比任何数字都重。

  个人的帮扶之外,吕永红的善意还在生长。2018年那个寒风刺骨的凌晨,他撞见一位环卫工在北风里搓着冻僵的手扫街,心里像被针扎了:“要是有碗热粥、有杯热茶暖着,多好。”这念头一冒,就生了根。

  2019年,他咬咬牙自筹3万元,在自家餐馆基础上办起“嘉鱼爱心粥屋”。从此,不管刮风下雨、霜雪漫天,清晨5点,粥屋准飘起热雾。一碗碗热粥、一碟碟小菜,免费送到环卫工、残障人士和社区老人手里。两千多个清晨,六年多时光,他默默垫了14余万元成本,就为让这温暖不断线。13余万人次的早餐,驱散了无数个清晨的冷,成了城市“守夜人”最稳的依靠。

  2023年5月,看老人们吃饭不便,他又在粥屋旁开了“幸福食堂”——从一碗粥,变成一日三餐的热乎。“又香又省事,比家里还舒坦!”老人们的笑,是给他最好的奖状。每天五六十位老人来这儿吃饭,累计服务超5万人次,食堂里的笑闹声,是他写的“幸福”二字。

  七月的嘉鱼仍被热浪抱着,但吕永红的故事,让人心里淌着四季不凉的暖流。从那场灭了幸福的烈火,到一碗焐热寒冬的粥;从那句跨血缘的承诺,到惠及万家的食堂;从凌晨那双冻僵的手,到街头传递清凉的冰柜——十三年光阴里,他在生活的废墟上重建了家,更用一砖一瓦的坚持,给整座城添着柴,熬着永不凉的人间大爱。

  他的善,从没有响亮的口号,只有一天天的躬身去做:看见需要,就伸手;做了,就不停。这在细微处闪的光,是对“责任”与“仁爱”最实在的注解。

  一碗粥、一餐饭、一瓶水,吕永红用最平常的方式,在嘉鱼的土地上写着“湖北好人”的暖心故事。这份爱,能融掉生命里最冷的冬,也能给每个炎夏,送进心底的清凉。(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