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荆门市东宝区:让“金点子”变成激活消费“金钥匙”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7月30日 17:33
2025年07月30日 17:33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30日电 (张红星 袁瑞婷)今年以来,荆门市东宝区大力实施消费提振攻坚行动,积极培植文旅消费新场景,八角赶大集、花物场童趣时光、圣境山龙脖亚夜市、苏畈桥广场纳凉、民主街文化街区等新场景接连涌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全区五级人大代表以联络站为单位,深入各新场景开展代表行动,广泛收集民意、积极为民代言,踊跃为发展献计献策。

  八角赶大集:常赶常热的“民生集市”

  清晨的八角乡集市,阳光正好,百余米的摊位上摆满了新鲜蔬果、手工农具和农家糕点,赶集市民摩肩接踵。八角赶大集凭借其独特魅力持续火爆,不仅成了当地亮眼的消费名片,更让八角村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荆门市人大代表、东宝区子陵铺镇镇长李腾认为,八角赶大集“常赶常热”的态势喜人,既带动了村民增收,又活跃了周边消费市场。他建议,要加强集市规范管理,优化摊位布局与配套设施,并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八角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东宝区人大代表、区财政局子陵铺分局局长吴昌银表示,八角赶大集的热度离不开村民参与和市场需求,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的成果来之不易。下一步应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可整合资源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从源头把控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让村民腰包更鼓。

  “集市能‘常赶常热’,关键在‘接地气’。”镇人大代表、子陵铺镇七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陶泽武蹲在摊位前翻看青椒时说道,目前停车场、公厕等设施跟不上,建议乡政府联合交通、城管部门,尽快规划临时停车场,启动公厕扩建,让赶集群众来得舒心、买得放心。

东宝区栗溪镇姚河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调研视察花屋场山货集市“花漫屋场、童趣拾光"。

  花屋场童趣时光:藏着乡愁的“亲子乐园”

  花屋场童趣时光凭借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亲子活动,吸引了众多家庭前来。孩子们在这里亲近自然、体验农耕乐趣,大人们则能重拾童年记忆,感受浓浓的乡愁。

  “‘花漫屋场、童趣拾光’主场地在栗曦农业公司,紧靠南铁线主干道,车辆和人员都很多。”东宝区人大代表赵飞坦言,要做好交通管制和疏导,保障车辆有序停靠、人员安全穿行;同时,游客众多,河道沿岸需安装护栏,防范意外发生。

  东宝区人大代表周云锋建议,丰富山货集市,动员农户广泛参与,积极销售土特产品,以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发展。

  “浑水摸鱼、水中拔河、流水宴席等活动很受欢迎。”镇人大代表刘珍珍在一旁观察后说道,建议周日增加活动频次,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栗溪旅游资源丰富,还可延伸文旅线路,开发更多人文景点,留住更多游客。

  圣境山龙脖亚夜市:星月之下的“消费盛宴”

  夜幕降临,圣境山龙脖亚夜市亮起串串灯笼,游客坐在山腰露台赏星月、尝烧烤,每晚纳凉消费人群近千人,这里也因此成为市民夜间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圣境山龙脖亚夜市的出现,为城市夜间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湖北省人大代表谢泽滔表示,要充分利用圣境山的自然优势,打造更多特色夜间消费场景,推动夜间经济多元化发展,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山路陡,夜间安全得盯紧。”东宝区人大代表、子陵铺镇子陵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学斌查看周边情况后说道,摆摊点落石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安装防坠网,让游客玩得安心;同时,安装太阳能灯,增添夜市氛围。

  镇人大代表、子陵铺镇子陵村村委会委员田国军建议,加强夜市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优化交通组织,增加停车位,方便市民出行;鼓励商家创新经营模式,推出特色产品和服务,提高夜市经济效益。

  苏畈桥广场纳凉:菜篮子里的“民生温度”

  苏畈桥广场纳凉活动将农产品销售与市民纳凉休闲相结合,在炎炎夏日为市民带来便利。农户们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直接带到广场,既满足了市民生活需求,又增加了自身收入。

  荆门市人大代表王小林表示,要科学规划场地,选择交通便利之处,按类别进行功能分区,如农产品区、手工艺品区、日用品区、文化展示区(含非遗表演、传统技艺体验)、餐饮服务区、休息区等,避免人流交叉,预留安全通道及紧急疏散通道,确保消防车、救护车可快速通行。

  “我们社区开展城乡互动,把菜篮子送到城里家门口,吸引了很多居民青睐,推动了生鲜供应链优化。”东宝区人大代表、苏畈桥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苏群指着摊位介绍,同时,利用书记直播带货等新兴方式,现场介绍农产品及其营养价值,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和购买欲望;后期还可与城区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展团体采购渠道,稳定销售市场。

  “要建立长效机制,不能一阵热。”东宝区人大代表、竹皮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梅望着热闹的广场说道,建议招募多样化商户,邀请本地农户、手工艺人、特色小吃摊主等参与,丰富商品种类,吸引更多居民前来。

东宝区泉口街道大桥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们视察民主街文化街区。

  民主街文化街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化地标”

  民主街文化街区作为荆门首家历史商业街区,于8月1日焕新启幕。街区整合红色文化、非遗品牌、金龙泉啤酒等本土资源,布局精酿品鉴、文艺演绎及特色餐饮新业态,打造全天候消费场景。在开街筹备过程中,人大代表们积极视察,为街区发展出谋划策。

  “民主街文化街区的开街,将成为荆门的一张新名片。”荆门市人大代表苏玉梅指着街区建议,加强公共环境维护、分时段客流管控,推行商户信用积分和组建专业化志愿队伍,全面提升街区环境品质、管理秩序和服务体验,打造示范性文旅街区。

  东宝区人大代表万安一边走一边观察,他说:“民主街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城市记忆,也寄托着群众期盼,需加强与中天街的联动改造,通过优化交通动线和商业互补实现客流共享,避免‘单点发力’。”

  “深入挖掘荆襄古道、民国商贾文化等历史底蕴,将街区打造为‘立体式博物馆’,结合红色教育功能,在发展商业的同时,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区人大代表刘家环提议。

  从八角集市的烟火气到花屋场的乡愁味,从圣境山夜市的星月光到苏畈桥广场的民生暖,再到民主街街区的古今韵,东宝区五级人大代表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消费新场景中。他们用脚步丈量民生,用建议破解难题,以责任与行动力为消费升级把脉开方。

  今年以来,东宝区“代表行动”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涵盖设施、安全、业态等多方面。这些“金点子”经梳理交办,已化为推动升级的“金钥匙”——八角集市配套升级、圣境山夜市安全防护、苏畈桥广场建长效机制、民主街街区塑特色,处处可见建议落地的痕迹。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胡为义在总结“代表行动”成效时所言,“代表行动以大主题引领、小切口发力,代表小组化身“小分队”,代表争当“一面旗”,进站入村、联系群众,既传政策送温暖,又听民声解烦忧,架起连心桥。”人大代表既是民意“传声筒”,更是发展“助推器”。当“金点子”变为“金钥匙”,东宝消费市场便有了持续繁荣的底气,民生福祉也实实在在提升。未来,随着代表行动深入,更多“金点子”将化为动能,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