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社会新闻
湖北兴山:孔子河畔“草根村”迎蝶变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8月06日 15:59
2025年08月06日 15:59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6日电 (杨雪)孔子河蜿蜒流淌,穿峡谷、过村落,滋养着兴山县水月寺镇。沿河而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动人故事,正实实在在写在茅草坪村老百姓的生活里。今年6月,这座坐落于孔子河流域中段的高山村,被命名为湖北省2024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成为水月寺镇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保护与发展、走出乡镇高质量发展新路的生动注脚。

  找准产业致富路

  “你看这核桃,个头匀称,去年600多斤核桃,家门口就被抢完了,连广东的订单都接不过来!”站在自家核桃园里,茅草坪村村民丁应南指尖划过饱满的果实,眼角的笑意藏不住。谁能想到,如今撑起村民“钱袋子”的核桃林,曾是这片峡谷村摆脱贫困的“救命稻草”。

  茅草坪村地处崇山峻岭间,曾因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陷入发展困境。2016年,借着易地搬迁政策东风,村民们搬入规划整齐的和美小区,如何让大家“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成了村两委的心头事。

  2017年,兴山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核桃产业,茅草坪村抢抓机遇,4个小组、205户村民齐上阵,一口气建成1852亩精品果园。为提升品质,村里瞄准“兴山乌米核桃”这一特色品种,实施高接换优技术改造,依托县致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组建14人专业服务队,从修剪到施肥全程精细化管理。

  “2年挂果,3年达产,亩产翻倍不是梦!”水月寺镇茅草坪村党支部书记郑方艳激动地说。如今,村里像丁应南这样的种植大户有30余户,核桃远销武汉、广东等地,还注册了“茅草坪”核桃商标,从“卖原料”升级为“卖品牌”。今年新建的“核桃里集市”即将启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把核桃变成现金。

  不止核桃,依托产业根基,茅草坪村还发展出蔬菜种植、药材培育、生态养殖等多元产业。村里规范建设了3家核桃专业合作社、1家蔬菜种植合作社,开出3家农家乐,村民收入来源越来越宽。昔日的贫困村,早已蜕变为产业兴旺的“致富村”。

  “搬”进幸福好生活

  “以前除了主路,到处坑坑洼洼,房前屋后杂物乱堆,现在沥青路通到家门口,笔直的道路两旁是彩绘的文化墙,晚上还可以在广场跳舞,住着比城里还舒坦!”在议事广场休憩的丁发光,说起村里的变化直竖大拇指。

  走进如今的茅草坪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这源于一场“全民参与的美丽革命”。为建设和美小区,村两委定下“用好乡情乡意土元素、守好美丽庭院好环境、守好绿水青山好生态”的方向,提出“拆钢棚、整堡坎、育花卉、美庭院”的具体措施,更喊出“风格大家定、材料本地找、群众自己干”的共建理念。

  在外地务工的王文忠,闻讯特意返乡,花一个月时间拆除乱搭乱建,精心整治自家小院。“美丽乡村是咱自己的家,不带头干说不过去!”在党员带动下,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收拾屋子、打扫院子、整治村子”。

  基础设施也同步升级:28公里通村通组道路全部硬化,硬化率达93%,实现“户户通”;设置64个垃圾桶、24个集中点位,垃圾统一清运;彩绘文化墙讲述着村庄故事和“草根精神”;文体广场、健身场所、沿河步道、议事广场等改造一新,候车区、停车区、路边经济售卖平台陆续建成……从“外在美”到“内在实”,茅草坪村的“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

  文明新风滋润心田

  “创大业千秋昌盛,展宏图再就辉煌。”钱昌斌站在自家门前,指着定制楹联感慨:“这两句话是咱家风的写照,天天看,天天提醒自己要敢闯敢拼。”在茅草坪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这样一副“专属楹联”,字里行间藏着村庄的文明密码。

  为让文明新风滋润心田,村里下足“绣花功夫”: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家规家训,评选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让榜样带动全村;在杨柳依依议事点,村民围坐商量“村落大事”,通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一约六会”,实现“群众的事自己办、集体的事一起办”。

  更让人点赞的是“文明积分制”:参与志愿服务、打扫庭院、遵守村规都能赚积分,积分能换日用品,还能作为评先依据。“积分账户厚了,村里环境好了,大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郑方艳说。

  这份淳朴乡风,源于深植血脉的“草根精神”。“初代茅草坪人是6户游猎人,相互扶持才扎根。”郑方艳介绍,就像山间的茅草,向着阳光奋力生长,百折不挠、和睦共处的精神,支撑着村民们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

  孔子河依旧流淌,茅草坪村的故事仍在续写。从易地搬迁到产业兴旺,从环境整治到乡风文明,这座高山村用实干诠释了“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真谛。如今,作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茅草坪村正以孔子河流域为脉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更多动人的故事写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