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22日电 (张倩龙 任妤 左一琪)眼下,襄荆高铁通车进入倒计时,湖北首条高铁环线即将“画圆”。这条“黄金通道”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将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黄金通道”重塑交通格局
9月21日,在襄荆高铁试运行列车上,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客运段列车员王淑清正在巡视车厢。王淑清家在宜城,却在襄阳工作。襄荆高铁开通以前,她只能乘坐普速列车返乡,每趟行程需半个小时,而高铁开通后,列车可直达她的家乡宜城,只要11分钟。“最让我期待的是可以为家乡带去高铁温馨服务。”王淑清笑称。
襄荆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已有东西向干线——汉十高铁和西武高铁基础上,襄荆高铁向南延伸,使襄阳形成了真正的“十字形”高铁枢纽,推动襄阳从“通道型”枢纽升级为“节点型”枢纽,极大强化襄阳交通枢纽地位。
高铁开通结束宜城市不通高铁的历史,同时助力湖北首条环线高铁“画圆”。串联起“襄十随神”与“宜荆荆恩”两翼城市群,对完善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开通后,襄阳东站日均客流预计突破5万人次,通达城市超170个,实现72分钟抵汉、4小时达京、6小时抵沪。
襄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波表示,襄荆高铁开通运营后,该市铁路总里程将达到873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铁,形成“四纵三横”铁路网络,并实现襄阳都市圈与宜荆荆都市圈的快速联通,为襄阳发挥好引领汉江流域、辐射南襄盆地、联动鄂西北高质量发展重要作用筑牢硬联通。
“高铁经济”激活沿线发展新动能
襄荆高铁的开通,为沿线产业升级和区域协同注入强劲动力。
由湖北长泽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临港经济区智慧绿色船舶制造产业链项目位于襄阳小河临港经济区,主要开展新能源船舶、特种船舶、定制船舶研发与生产。该公司总经理许元涛称,过去由于交通原因,部分业务开展存在不便。高铁开通后,公司订单可借助多式联运,到达更多国家和地区。
位于宜城市小河镇的襄阳小河港是汉江上规划建设的最大港口。宜城市小河临港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李松林表示,襄荆高铁开通对于他们加大与武汉、重庆、岳阳等长江流域港口城市人才、技术交流提供快速通道。
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兵认为,高铁运行及其带动的新区建设、产业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电力需求,为公司创造了更广阔市场空间。同时,襄阳区位优势的提升,将为该公司吸引优秀人才、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创造便利条件。
高铁建设本身也助推相关产业发展。在襄城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科工装备公司生产的钢结构及机电产品应用于襄荆高铁的电气化建设,累计提供接触网钢结构产品5400余吨,产品涵盖接触网钢支柱、硬横跨、吊柱及部分接触网零部件,这些钢构件共同构成了接触网的支撑系统,确保了高铁列车持续、稳定地获取电能,高速运行。
“高铁+旅游”加速区域客源互送
“襄荆高铁联调联试开始前,襄阳客运段选拔一批业务精良的乘务员,围绕襄荆高铁沿线地域文化特点、服务礼仪、作业标准等方面对乘务组开展培训。”襄阳客运段“龙韵骧梦”列车长吕媛22日介绍,他们推出“襄荆如宾”特色服务,打造“襄荆一日游”列车,主动为旅客介绍沿途风景名胜、推荐游玩换乘方案,设立“温馨服务岗”随时为有需求的旅客解答乘车困惑。
襄荆高铁开通后,襄阳至荆门时间缩短至半小时,至宜昌约1小时,极大提升鄂西地区旅游可达性。襄阳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襄荆高铁的开通,襄阳与宜昌、荆门、荆州等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区域旅游格局进一步优化,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推出更多优质文旅产品,迎接全国各地游客,展示襄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城市魅力。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襄荆高铁开通串联起古隆中、楚皇城、漳河等旅游目的地,将使更多游客快捷欣赏到沿途风景。隆中文化园公司营销总监吴勇介绍,本次双节期间,将围绕“遇见诸葛亮”这一核心IP,系统策划并落地“12+3+3”实景剧本游项目,旨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场景化的活动体验,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感染力、品牌影响力和消费带动力。
高铁也促进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襄阳与宜昌、荆门、荆州等城市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共同打造“三国文化”“荆楚文化”精品线路,实现资源互推、客源互送、市场共享。
襄阳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胡建新表示,将抢抓“襄荆高铁”开通和“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良好时机,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联合各县(市、区)策划开展80余场促消费活动,持续营造火热消费氛围。推出针对荆门、荆州消费者的餐饮住宿优惠政策,将“交通流”转化为“消费流”和“经济流”。
眼下,襄荆高铁正式通车已进入倒计时,湖北即将迎来“高铁金三角”新时代。这条“钢铁巨龙”将带动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加速汇聚,对服务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完)
![]() |
【编辑:张芹】